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公司注册资本1138亿元,共有5家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与销售、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等,并积极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业务。公司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56位。公司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在央企位居前列,连续21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
以下是基于公开资料整理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下属单位分类及详细名单。中海油业务覆盖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能源化工、金融支持等多个领域,其下属单位按核心业务可划分为以下五类:
一、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单位(区域分公司)
负责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运营,是中海油上游业务的核心。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管辖渤海湾海域油气田。
展开剩余8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负责南海西部海域(含莺歌海、北部湾)油气开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主导南海东部海域(珠江口盆地)油气生产。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管理东海盆地油气田。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2018年成立,统筹南海近海及深远海(如“深海一号”气田)勘探开发,推进“南海万亿大气区”建设。
二、专业技术服务公司
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支持与服务,多属上市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股票代码:601808)
业务:钻井服务、船舶支持、物探勘察、油田技术四大板块。
下设船舶事业部等专项部门。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工程,股票代码:600583)
业务:海洋油气工程设计、建造、安装及维修,拓展海上风电工程。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发展,股票代码:600968)
业务: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
下设石化分公司(惠州大亚湾),聚焦石化配套及LNG冷能利用。
三、能源与化工板块
覆盖中下游炼化、化工及天然气综合利用。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原油炼化及成品油销售。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LNG接收站运营、天然气发电及贸易。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983.HK)主营化肥、甲醇等化工产品生产。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聚焦油气伴生资源深加工。
四、金融服务板块
提供资金管理、保险、信托等金融支持。
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内部资金结算与融资服务。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能源领域信托投资管理。
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专注油气行业风险保障。
五、新能源与综合服务单位
推动绿色转型及多元化发展。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布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在惠州大亚湾建设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等精细化工项目。
中海实业公司提供基地后勤保障与基建管理。
中国海洋石油区域党校(海南)承担党建培训与区域协调职能。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的龙头企业,其发展前景与个人职业机会紧密关联国家能源战略转型与技术创新浪潮。以下从企业战略布局、行业趋势及人才成长路径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企业战略前景: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双轨并进
油气主业持续扩张
产量目标:2025年净产量目标760-780百万桶油当量(较2024年增长5.6%-8.3%),2027年目标进一步提升至810-830百万桶油当量,中国海域产量占比近70%。
重点项目:2025年推动渤中26-6油田、垦利10-2油田群投产,同步推进圭亚那Yellowtail等海外项目,深水勘探向南海超深层拓展。
技术突破:近期投产的番禺油田调整项目(智能化无人平台)、东方13-3高温高压低渗气田项目,标志我国复杂油气开发能力跻身国际前列。
新能源布局加速
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新能源业务聚焦海上风电(海南、福建项目)、氢能试点;2025年资本支出中61%投向开发板块,涵盖新能源基础设施。
北京新能源分公司专项招聘风电/光伏技术人才,要求硕士学历及英语六级550分以上,提供参与国家级清洁能源项目机会。
低碳技术与国际化
研发投入占比4.2%(2024年),突破深水工程、智能钻采技术(如“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外业务覆盖40余国,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勘探项目加速落地。
二、个人职业前景:多元化赛道与成长通道
岗位需求与薪酬竞争力
校招:本科生年薪约13万,硕士15万;转正后上浮20%-30%,部分岗位(如HSE工程师)年薪可达20万+。
社招:资深技术岗薪资更高(如二副月薪2.7万元),配套“八险二金”、住房补贴、出海津贴(海上岗工作28天休28天)。
招聘规模:2025年校招+社招共6098人,覆盖55家单位,技术岗占比超60%(海上作业、地质勘探、新能源工程)。
薪酬福利:
职业晋升双通道
技术序列:助理工程师→专家级工程师(如湛江分公司技能专家王工15年晋升至集团技术骨干)。
管理序列:轮岗制+项目历练(例:郝振山从甲板工晋升平台经理,获“全国劳动模范”)。
培训体系:强制“五小证”安全培训(救生、消防等),新能源岗接入“深海课堂”数字化学习平台。
行业红利与个人机遇
传统油气领域:参与智能油田建设项目(如番禺10-1无人平台),积累深水开发经验;
新能源赛道:加入海上风电团队(如海南自贸港项目),接触12兆瓦大型风机技术;
国际化机会:外派至圭亚那、巴西项目,提升跨文化协作能力。
三、潜在挑战与应对建议
行业波动风险:
国际油价受地缘政治影响(如“特朗普2.0”政策不确定性),中国海油坚持“不要无效益的产量”,侧重成本管控与滚动勘探。
个人应对:积累跨领域技能(如数字化技术+项目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
转型期人才竞争:
新能源岗要求“能源+IT”复合背景(如风电运维需电气工程+数据分析能力),传统油气工程师需再培训。
个人应对:优先选择内部转岗计划(如海油发展石化分公司布局丙烯酸树脂项目),参与惠州26-6智能平台等前沿项目。
四、总结:锚定赛道,动态成长
中国海油依托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在深水油气开发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机遇下,为企业与个人提供高确定性发展平台。
短期策略:应届生优先选择“优才计划”(免笔试通道),聚焦海上技术岗或新能源科研岗;社招人才可借一线岗位(如船舶操作)快速入职,再谋内部晋升。
长期规划:纵向深耕技术序列成为专家,或横向拓展至国际化/综合能源项目,同步关注碳中和衍生领域(如CCUS技术、碳交易)。
海洋能源的探索既需要深钻的韧劲,也呼唤扬帆的勇气——在中国海油这场与国家共进的航程中,找准坐标的人,终将抵达新大陆。
文:学职健(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图:来源于网络
发布于:北京市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