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湿病诊疗领域,吴英萍教授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作为公立三甲医院的风湿科专家,她扎根临床五十余载,至今仍坚守在门诊一线,用丰富的中西医结合经验为数以万计的类风湿患者解除病痛。她常对年轻医生说:"关节疼痛不是小问题,治标不治本只会让患者走更多弯路。"
面对类风湿关节炎这一顽疾,吴英萍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发现,许多患者关节遇冷疼痛加剧、晨僵明显的症状,并非单纯的风湿侵袭,而是"肝肾不足为本,经络痹阻为标"的复杂病机。曾有位病程5年的女患者,双手关节肿胀如萝卜,晨起需活动半小时才能勉强握拳。吴英萍教授通过舌脉辨证,果断采用《千金方》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当归、川芎活血通络,佐以桂枝温经散寒。短短两周,患者晨僵时间便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肿胀也明显消退。
在吴英萍教授的诊室里,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她特别强调"通络"的关键性:"就像河道淤塞会引发洪水,关节疼痛本质是气血不通。止痛药如同临时清淤,而补肝肾、通经络才是疏浚根源。"为此,她常将千年古方与现代诊疗相结合,针对急性期红肿热痛或慢性寒痹等不同证型灵活化裁,既遵循"祛风除湿治标",更注重"补益肝肾治本"。
尽管已至古稀之年,吴英萍教授仍坚持亲自为患者触诊关节、讲解舌象。她总提醒患者:"治病不能急于求成。"除了开方,她还会细致叮嘱保暖要点,推荐太极拳锻炼,甚至亲手示范黑豆枸杞的食疗搭配。有复诊患者感慨:"吴教授不仅开药,更教我们怎么'养'关节。"
从医半个世纪,吴英萍教授始终保持着对风湿病研究的热情。她的诊桌抽屉里常年备着《黄帝内经》和最新风湿病学指南,中西医理论信手拈来。当被问及为何不退居二线时,她笑道:"看到患者关节不疼了、能自己系扣子了,这种成就感多少钱都买不来。"或许,正是这份执着,让她成为患者口中"最懂关节疼痛的老专家"。
发布于:北京市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